這天的行程是,開心的跟齊去吃早餐,然後一起逛全新開幕的 IKEA,然後以自己的步調準備節目 rundown ,開心的迎接明天。
應該要是這樣才是。
這天早上接到家裡群組消息,阿婆(我的奶奶)過世了。當下沒有什麼實感,有記憶以來的她,長年臥病在床,甚至因為阿茲海默症,早就不認識我了。
還是跟齊吃了早餐、去了新店 IKEA,還是有說有笑的。回程車上,覺得不太對勁,身心都是。果不其然姨媽提早來訪,馬上吞了藥,但依舊進入了什麼事都提不起勁都看不順眼的狀態。
後來,我沒有打開電腦做事,而是選擇把張西的《二常公園》讀完。這是她的第一本小說,講述三個各懷心事的女生,關於長大、關於自卑、關於脆弱的故事。

我邊看邊跟齊說我進不去故事裡,「我比較喜歡她的散文耶。」但後來發現事實是,我選擇不進去,因為太赤裸了。
我太像其中兩個主角,那個做著不怎麼賺錢的事情,對於自己的身材感到萬分自卑,有點邊緣卻又對社會十分善感的幸子。
還有思思,那個一心想要討好身邊的人,只要有了愛,就算這個愛再怎麼扭曲,依舊覺得能餵養自己靈魂的送禮女孩。
在小說裡看見自己的可悲是一件可怕的事,把醜陋都攤開以後,必須去面對那樣的深淵,不在字裡行間,而是在自己身上。
在墜落的瞬間,聽見書裡的聲音,「脆弱是正常的,自卑也是正常的,但是不要因爲自己的自卑,讓妳錯過了想要的生活,和善待妳的人。」

二十四小時之後,我跪在新竹老家阿婆的照片前面,沒有什麼實感。
應該要是這樣才是。
但我發現我的臉頰是濕的,上香鞠躬的時候,每次起身都越來越重越來越難。
眼淚很複雜,有親人去世的難過、有對自己的厭惡、有依舊渴望被愛的悲哀、有對未來的不安。
長大以後,不知道為何大家都越來越相像,大概如張西所說,我們害怕複雜與矛盾,所以劃分群體、擅自定義,將世界二元化,善與惡、正常與失常,這樣好像會簡單一些。
也沒有刻意要污名化長大,只是隨著年齡增長,就更能感受到自己之外的世界。
就像剛剛,因為阿婆娘家的人來上香,我們這邊「必須」跪在門口「大哭」,直到他們離開,姑姑們的哭聲才馬上停止,我雖然一起跪著,但心裡想的卻是,因為這些制度儀式扭曲變形的人們。
我們是因為愛而相聚,還是因為寂寞、因為粉飾過度的傷口,所以相依,然後相欺?
我仍在墜落,一邊看見自己的問題和私欲。
溫貞菱說,「一旦明白眾人的課題,是許多人花終生都不見得能疏解的。那麼漫長的一生,無傷大雅的傷心,無需成為疤痕。」
這是《二常公園》最後的兩段話。
「希望我們看著鏡子的時候,有一瞬間是喜歡自己的。
只要一瞬間就好,那一個瞬間裡沒有別人。
那一個瞬間,也許就能撐起我們長長的,千瘡百孔的人生。」
「在擁擠的正常與不正常之間,人來人往,所有的符號都因此變形。
所以你儘管栽種自己喜歡的樹木與花朵,當雨水滴進泥土裡,好好哭一場之後,又會循環成漂亮的雲。
就像無論如何,無論過了多久,你仍是好看的你。」
我仍在墜落,仍舊捧著自己無傷大雅的傷心,但我一邊默念著這兩段話。
這樣漫長的深淵,好像就可以當作只是在乘坐遊樂場裡的設施,就可以懷著小小的希望,聲嘶力竭地放聲吶喊用力流淚,然後期待,看見下一道陽光。

喜歡散步,喜歡靠窗邊的位置,喜歡做白日夢。
不喜歡氣溫超過23度。
正在學習整理老傷口。
追蹤張西❤️
臉書 :故事貿易公司
IG: ayrichang / ayri_chang
▪️可以在以下網路書店購買支持📖
▫️博客來 https://bit.ly/2VSKOq5
▫️金石堂 https://bit.ly/2vd7xSg
▫️誠品 https://bit.ly/2Ivpap8
▫️三采 https://bit.ly/2XrRex4
▫️讀冊 https://bit.ly/2ZoWDGC
▫️MOMO https://bit.ly/2Zl311W
▫️墊腳石 https://bit.ly/2Usyony
⠀
▪️新書相關講座
▫️蘇絢慧X張西「我愛我快樂生活節」對談沙龍(女人迷主辦,收費講座)
時間地點:5月24日(五)晚間 19:30 @女人迷樂園
⠀
▫️《二常公園》新書講座-臺南場
時間:5月26日(日) 17:00-19:00
地點:政大書城(700台南市中西區西門路二段120號)
⠀
▫️《二常公園》新書講座-臺中場
時間:6月1日(六) 14:30-16:30
地點:誠品中友店(404台中市北區三民路三段161號中友百貨C棟)